学习中央精神把握人口动向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背景 2015年11月3日,新华社发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其中谈到:“第九,关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
背景
2015年11月3日,新华社发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其中谈到:“第九,关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现在的生育主体是80后、90后,他们的生育观念变化了,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增加了,同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养儿防老的社会观念明显弱化,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一方面,据调查,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来,全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有1100多万对。截至今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只有169万对,占比为15.4%。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卫计委等部门经过认真测算,认为实施这项政策是可行的。”
最近两年在全国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提法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切都说明政府人口观正在重建之中。
如何学习中央精神、把握人口动态,需要人口学者提供专业意见。为此,《人口与发展》编辑部特别组织了本次笔谈。以下发表六位学者的文章和见解。
要增强人口大势观
顾宝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了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人口与发展》杂志编辑部提出,就习总书记所作的《说明》,特别是其中关于人口形势的阐述展开笔谈,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也是很有针对性的事情。
由总书记作的《说明》代表了中央对于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新华社随即在2015年11月3日全文发表了这一《说明》。令人瞩目的是,在需要重点说明的九个问题中,就关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问题(第九点),专门对我国人口形势做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这在历来的关于五年计划的制定中是从未有过的,既反映了人口形势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统一对人口形势认识的紧迫性。
应该说,在五中全会后,人们对“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关注是一直在不断升温的,包括可能的产房紧张和儿科大夫的缺乏,幼儿照护设施的短缺,职业妇女面临的职场和生育的两难,延长产假和奖励生育的提议等等。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落实全面二孩的政策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对第九点中长达近五百字的“关于”这个政策出台的《说明》却缺少认真的学习宣传与研究,甚至鲜少提及。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好在《人口与发展》编辑部在《说明》发表半年以后还是来组织了这次笔谈,算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幸事。
1 政策调整和形势判断
五中全会作出的全面二孩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宣告了实施长达35年的以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为主线的生育政策的最后终结。但是,同样重要的,可能是更重要的,五中全会通过《说明》作出了对当前及今后我国人口形势的重要判断,并成为彻底终结一孩政策的依据所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对我国人口形势的重要判断,那么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可能仍然是一个问号。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关于生育政策的争论可谓越演越烈,尽管呼吁声不断高涨,但生育政策的调整却是一延再延。对于生育政策调整与否的不同意见实质上在于对我国所面临的人口形势的不同判断所致。尽管一次又一次的统计调查表明我国的生育率从90年代初以来已经长期处于更替水平以下,但“水分很大,瞒报漏报严重”一再成为否认低生育率的利器,出现了官方认可的生育水平多年来停留在1.8不变的奇怪现象。“群众生育意愿没有根本改变”一直是生育政策不宜调整的主要理由。虽然多年来开展的上百个生育意愿的调查包括官方自己的调查都表明群众的生育意愿已经很低而且在不断弱化,但官方仍然认为调查中表达的生育意愿并不反映一旦政策放开会出现的生育行为。“政策放开就会生育反弹,人口失控,就要犯历史性错误”成为紧箍咒。到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面对单独夫妇的冷淡反应,又以“完全符合预期”,“尚需观察”来否认“遇冷”,甚至用羊年来做解释。多年的低生育率必然带来劳动人口的减少,但还是强调我国的劳动力“是美国总人口的几倍”,无须担心。“民工荒”是因为新生代的农民工过于挑剔造成的。老龄化也是过分渲染,我们不是“未富先老”而是“边富边老”,甚至认为老龄化是由于年龄划分不当,如果把老年的年龄下限提高,老龄化也就不存在了。至于说跌入低生育率的陷阱,连欧洲的生育率都在回升,中国还用担心吗?如此等等。
文章来源:《人口研究》 网址: http://www.rkyjzz.cn/qikandaodu/2021/030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