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学研究回顾和述评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5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承接“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节点。因此,人口结构转变—低生育率、老龄化和人口红利衰减等关乎人口长期均衡及人口安全的议题
2015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承接“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节点。因此,人口结构转变—低生育率、老龄化和人口红利衰减等关乎人口长期均衡及人口安全的议题,始终是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吸引着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积极应对当前人口形势的新挑战,“十二五”期间,人口政策也在进行着积极的战略调整: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单独二孩”试点工作;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标志着户籍制度进入全面改革阶段;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并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新的人口形势进一步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与此同时,学界在应对新的经济形势下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生育水平、流动人口等问题时,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与人口均衡发展,也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近年来,相关领域中涌现出了诸多优秀成果,推动人口学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
整体而言,2015年中国人口学研究集中在生育行为和生育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人口与经济等方面;对于健康、大城市人口调控、城镇化等领域也有聚焦性的关注。
生育专题的研究承继了以往的重点,包括生育政策、生育行为(意愿)和生育水平评估等。由于“单独二孩”政策的进一步实行以及“普遍二孩”政策的放开,生育政策调整引发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1.生育政策
2015年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二个年份。因此,针对生育政策的探讨,更多是针对“单独二孩”政策的评估,进而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调整进行前期摸底。在生育政策效果的评估和讨论中,存在基本“符合预期”和“遇冷”两种观点,亦即:“单独二孩”申请量是否符合预期,目标人群是否可以确定,每年新增人口的总量如何评估等。
结合“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以及未来短期内中国生育水平发展趋势,支持的观点认为“单独二孩”政策基本符合预期,总和生育率仍有回升的潜力,[1- 2]来自部分医院的统计数字也体现相似结论;[3]加上早婚早育的婚育观念、妇女生育水平以及时下宏观经济环境造成的地区差异,得出“生育危机”的结论还为时尚早。[4-5]相反的观点则对“单独二孩”政策的执行效果持质疑态度,认为政策调整并未带来出生人口大幅增长,只有生育率恢复到更替水平,才能缓解潜在的人口风险。[6-7]人口发展相对于政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之高生育成本和低生育意愿,应尽快缩短“单独二孩”向“普遍二孩”的政策转变时间。[8-9]针对单独夫妇申请数、怀孕数的统计分析结果也表明:全国及各省在2014-2015年,申请数逐步下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生育堆积现象;[10]在经济和人口“新常态”下,生育政策应根据当前国情和客观的人口规律适时进行调整,[11-12]实施“普遍二孩”是利国利民之举。[13]
同样,生育政策在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讨论的焦点。第一,计划生育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只调节数量忽视人口年龄结构,这导致了严重的人口结构老化失衡。[14]而宏观人口模型不能客观反映出数据、模型以及样本采集方法等存在的矛盾和偏差,因此不适合生育政策调整研究。但采取仿真模型可以解决数据质量带来的问题,并对人口政策调整效果进行有效评估。[9、15]第二,生育政策需要反思的关键问题不在技术层面,需要从价值层面进行重构,[16]真正关注人文和观念层面的因素。尤其是出生性别比的矫正,更需要从转变男孩生育偏好着手。[17]结合国内实际并借鉴国际经验进行分析,当下生育政策调整思路存在偏差,需要进行长时段的观察评估。[18]
2.生育意愿
对生育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实际影响。政策调整后二孩的生育意愿仍然较低,且生育意愿低于更替水平已成为常态;加之男性生育偏好,使得生育数量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19]抽样数据也显示:全部人口二孩终身生育意愿稳定在55%左右,超过40%的单独育龄妇女倾向不生二孩。[20]中国目前意愿生育率在1.86左右,即使完全放开,2014-2020年的年增出生规模也不会超过324万。[21]此外,生育意愿与受教育程度呈现负向关联;[22]生育观念、性别选择等因素也与之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文章来源:《人口研究》 网址: http://www.rkyjzz.cn/qikandaodu/2021/0304/768.html